建设科技

咸宁民间叙事长歌及长歌之乡建设研究

 

一、叙事长歌的整理与研究

长篇叙事山歌是我国的优秀音乐文化,湖北省咸宁市叙事长歌资源丰富, 2011年“咸宁长歌”入选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咸宁市被评为“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之乡”。以长篇叙事山歌为代表的咸宁长歌是我国优秀音乐文化。多年来有关专家对咸宁民间叙事长歌进行收集、整理为汉民族民间叙事长歌的传承发展做了大量工作。1984~1985年期间咸宁市搜集整理出民间长篇叙事诗36部,到2007年咸宁收集到长篇叙事山歌50余部,编辑了《咸宁民间叙事诗选》。经过专家整理编辑,2009年长江出版社出版《咸宁长篇叙事山歌(第一卷)》,2015年长江出版社出版《咸宁长篇叙事山歌(第二卷)》。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咸宁流传的民间叙事长歌终于得到广大群众和专家的高度肯定,得到国家文化部门的认可[1]63。

咸宁长篇叙事山歌(以下简称“长歌”)数量多、篇幅长、传唱广,表现力强,在全国民间文学殿堂占有重要的位置。现存最早的咸宁叙事长歌为乾隆五十三年的《小樱桃》。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吕庆庚、宋祖立和孙敬文等人分别整理出版的《双合莲》和《钟九闹漕》两篇长篇叙事山歌,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钟九闹漕》1 500余句;《双合莲》1 805 句, 12 635 字,可谓鸿篇巨制,在民间叙事长歌中实属罕见。1980年两部作品选入《中国民间长诗选》并荣获“中国近代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代表作”的美誉。学界认为汉族无长篇叙事诗的观念从此得到改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湖北省民间文学研究会主席刘守华先生在《论湖北的两部民间长篇叙事诗》中认为在湖北咸宁市崇阳一带流传的《钟九闹漕》和《双合莲》两部民间叙事长歌“它们和其他兄弟民族中流传的许多叙事诗一道,构成我国诗歌艺术宝库中一份极为珍贵的财富,具有万古不朽的价值”。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的陶立璠教授来考察时也认为咸宁民间叙事长歌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非常好,咸宁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叙事长歌之乡[2]79。

二、叙事长歌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拆则为篇,合则为章的结构特色

咸宁一般山歌与长篇叙事山歌互相借鉴,结构安排独具特色。因为篇幅长、故事情节多、人物关系相对复杂,长歌仅靠口头流传很难长久,因此出现手抄歌本流传。长歌在创作取得成功和流传后,又被拆散开来吟唱。一些民歌稍加修改就融入长诗,因此从长诗中分离也不影响它们的独立性。拆则为篇,合则为章,这种结构上的拆分组合使咸宁长歌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和融合性。如《双合莲》“十送”“十想”“十绣”等结构完整的段子和民歌中《十送》《十想》《十叹》《十二月相思》《十二月望郎》等在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3]56。

(二)长歌调式调性特点、方言色彩鲜明

咸宁地处鄂东南,属湘鄂赣交界地区,方言极具特色。地方特色鲜明的语音和词汇,使咸宁长歌的语言特色非常鲜明,唱起来朗朗上口,又韵律和谐。 咸宁长歌有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和转调,以徵调式最为常见。研究长歌的调性对记录、整理、传播,对活态传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包含长歌在内的咸宁民歌艺术特性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要建设长歌之乡在长歌的演唱艺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三、长歌之乡建设的物质基础保证。

咸宁长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咸宁市的宝贵文化财富。现在咸宁市提出推进生态文化城镇带建设和绿色产业带建设,成立了咸宁市非遗研究中心,并筹建咸宁非遗展示馆。咸宁长歌的传承、展示、利用有了平台,研究咸宁长歌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繁荣地方文化事业,带动经济发展,应该顺势作为,为咸宁发展繁荣做出贡献。

四、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长歌保护工作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湖北省从 2008 年开始评选和公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到现在已有三批,咸宁长歌连续三次都入选,分别是前两批的通山薅草锣鼓和第三批的咸宁长篇叙事山歌,但原生态长歌的传歌人大大减少,政府在咸宁长歌非遗保护过程中,要起到主导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咸宁长歌的保护需要具有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音乐专家和学者来做挖掘、收集和整理的工作。只有他们才能将散落在民间的口头长歌用曲谱记录下来,便于长歌的传播。推进长歌之乡的建设要利用好长歌传承人这一宝贵财富,只有长歌传承人和老艺人才能原汁原味演唱,应该用影音的方式将长歌演唱记录下来,进行抢救式保护。要建设机制,保障促进传承人积极性,只有他们去教授群众学唱,咸宁长歌的演唱技巧才能传承下去。

上一篇:浅谈藏语翻译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