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上海都做了
以“科技让未来更普惠”为主题的首届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外滩大会”将于9月24日-26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举行。
建设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内涵、新机遇和新动力,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下让我们一同了解下上海在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六大举措吧。详↓
一、设计金融科技顶层政策,
充分发挥政策引领效应
为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强本市金融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把上海打造成为金融科技的技术研发高地、创新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人才汇集高地、标准形成高地和监管创新试验区,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总体目标。
《实施方案》牢牢把握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积极抢占金融科技发展制高点,在技术研发、创新应用、产业集聚、监管创新和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措施,明确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在本市相关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实施方案》出台7个月以来,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进展显著。
二、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为创新提供制度支持
今年4月,人民银行总行将上海纳入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范围。5月,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正式宣布启动。7月,本市首批8个试点项目正式通过人民银行总行初审并对外公示。上海成为全国第二批试点中首个发布试点项目城市。首批试点项目体现了金融科技多元融合、多向赋能的特点:一是多元主体融合。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均积极牵头申报,既有商业银行与电信运营商、科技公司的携手,也有四大国有银行与旗下科技子公司的协同,还有清算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二是多类要素融合。积极探索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资源融合应用,发挥数据要素对金融业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多元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三是多种技术融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多方安全计算等多种前沿技术交叉赋能,通过金融科技手段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痛点,打造普惠金融新模式、新方法。
三、设立金融科技行业组织,
加强平台引领带动效应
为发挥出行业组织的引领、带动效应和智库平台作用,上海国际集团在今年5月联合相关金融要素市场、持牌金融机构、头部科技企业等40余家单位,成立了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产业联盟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发布行业白皮书,促进行业交流合作,承担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咨询解答、组建评审专家库和运行监测辅助等工作,并通过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打造成果转化基地。同时,中欧基金、建信金科等联合50余家资管机构、金融科技及科技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等正在组建“智能投研技术联盟”,将与产业联盟错位发展,着力促进上海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资管中心的融合发展,突出上海有别于其他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技术联盟依托智能投研领域场景应用与技术的融合,实现智能投研项目的功能展示和技术分析,并通过联盟的实践为探索监管科技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四、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吸引龙头企业集聚
上海通过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金融资源优势,集聚了一批优质的金融科技企业,已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金融科技头部企业集聚地之一,如支付产业头部企业中国银联、支付宝;大型金融机构下属的金融科技公司如建信金科、中银金科、交银金科、金融壹账通;蚂蚁集团与全球领先的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先锋领航集团共同在沪设立先锋领航投顾公司;以及科技导向类的万向区块链等一批金融科技领域的优质企业。当前,本市正推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通过强化配套、优化布局等方式吸引更多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在沪集聚,打造良好金融科技生态圈,助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联动发展。产业的发展需要头部企业的引领和带动,需要优秀人才的聚集和优质企业的集聚。
五、促进金融科技场景应用,
积累实践基础经验
上海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本市共有23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项目在稳步推进,其中19个试点项目已完成测试上线运行,比如交通银行建立的专门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智慧信贷服务平台,通过结合人行征信、工商红盾、最高法、行政处罚、企业纳税等数据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综合分析,给予中小微客户线上授信额度;中国银联“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多应用普惠金融服务项目”依托行业支撑综合服务、支付标记、云计算资源等平台,在交通出行、智慧停车、校企园区、行业综合服务等领域开展金融与行业融合的试点应用。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项目努力利用技术创新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新技术全面创新应用提供实践基础和借鉴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