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

河北承德:科技先行 提升草原保护建设水平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周洁)从承德市林草局获悉,近年来,该市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草地建设、已垦草地治理、高产苜蓿基地等一系列工程项目,采取围栏封育、飞播牧草、人工饲草地、典型区域治理、草种基地等措施,累计完成退化草地治理700余万亩。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区内草原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30%提高到79.8%,增长了近50个百分点,草高由治理前的不足10厘米提高到26.2厘米,增长了162%,产草量由治理前的40公斤/亩提高到100公斤/亩,增长了150%。全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6%。

“在生态建设中,我们加大了产业调整力度,为农牧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引导农民从传统的种植养殖模式中走出来,确保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同步发展。”承德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压缩放牧养殖数量;另一方面,大力改良畜牧业饲养品种,实行舍饲圈养。淘汰劣质山羊和本地柴牛,重点发展适合舍饲的肉牛、奶牛产业。2016年以来,结合扶贫攻坚抓好草原生态脆弱区移民,推动生态脆弱区的偏远自然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脆弱区功能修复,使人口、资源、环境配置更加合理,减少了对草原的依赖程度,恢复了植被。

与此同时,通过科技先行,提升保护建设水平。“我市结合草原保护建设的实际,聚焦草原资源和生态保护的科技需求,在退化草地治理实施方案中,强化管护提升力度,拟引进重度中度退化草原治理技术试验模式、退化草地毒害草防除技术、遥感监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提升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科技创新能力,改善草原科技薄弱条件,服务体系功能。”该负责人表示。

“我市严格落实草原生物灾害防治责任,完善草原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强草原生物灾害防治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该负责人表示,结合草原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和生态治理等绿色防控措施,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草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全市连续多年未发生规模性草原鼠虫灾害。

防火也是草原保护的重要工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该市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和护林员包地块,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任务。抓好隐患排查,护林员、检查站、巡逻队等一线巡护力量全部上岗到位,加大巡护密度,对重点地区、关键部位、火灾多发时段和敏感时期严防死守,及时制止野外违法用火行为。春防期间,全市共查处野外违法用火582起,拘留539人,今春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创五年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