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科技专家研讨会第四场:建设海洋新城,打造
海洋新城是深圳继前海之后获得的又一个承载国家战略的稀缺性增量发展空间。在“海洋强国”战略和“双区”叠加效应的背景下,深圳将如何建设海洋新城,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8月27日,在深圳商报社大厦举行的2020科技专家研讨会现场,3位海洋产业专家围绕“海洋新城建设”主题,就海洋新城在“双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如何将海洋新城打造成海洋产业合作平台进行了探讨。
为“蓝色经济”提供载体
海洋新城作为蓝色经济的载体,对“双区”建设有什么作用?当前进展如何?未来该如何部署?在主旨演讲环节,围绕上述问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以《海洋新城在“双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为题,分享了他的看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
在胡振宇看来,深圳建设海洋新城,可以为“海洋强国”战略落地提供载体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提供开放平台,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高质量发展高地,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集聚空间。但需指出的是,胡振宇认为,从国内看,深圳市涉海单位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占比约四分之一,但海洋科研机构、创新载体等相比上海、青岛等城市差距较大,在生物制药、海洋金融等领域仍相对比较薄弱。与国际相比,深圳海洋科研在机构、成果数量和影响力方面均有明显差距。从产业链上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核心企业主要分布在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已经进入世界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先进行列,但总体仍处于第三梯队。
胡振宇表示,要建设海洋新城,一是要做到围填海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开展海陆联动的空间建设工程、海陆统筹的生态修复工程、全周期的智慧市政工程、全覆盖的智慧城市工程。第二,按照“围绕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统筹产业资源与产业空间,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和产业链要素配置的产业综合体,打造蓝色产业生态圈。三要形成重点项目与公共设施建管营一体化,结合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城市设计成果,对超级码头、超级街区、中欧蓝色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和公共设施做研究。
为“蓝色产业”打造平台
构建深圳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是重要的一环。而深圳在海洋生物产业领域能做什么?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副院长游欣欣认为,深圳起码可以从种源经济、海洋药物、海洋工程等领域发展海洋生物产业。
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副院长游欣欣
游欣欣表示,发展种源经济可以通过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选择育种,培育出水产新品种,进而改善人类蛋白质饮食机构。发展海洋装备工程则可以帮我们发展深远海经济,提供海洋产业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谈及海洋药物的重要性时,游欣欣说,“海洋是创新药物不可替代的源泉,海洋药物是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新希望。”目前,在全球获批的14种海洋药物中,用于抗癌的头孢菌素钠,就是在海洋微生物中发现并开发成功的第一个“海洋新抗”,开创了开发海洋新抗生药的先例。
为“蓝色文化”构建“魔方”
“我们可以给未来的中国留下什么?应该有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前两位专家不同,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张岩鑫主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享他对深圳海洋文化艺术如何形成国际化影响的看法。张岩鑫表示,海洋新城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力量不可忽视。
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张岩鑫
张岩鑫结合其所在的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近几年的经验做法,认为海洋新城建设可以借助5G等高科技成果,激发海洋新城海洋文化内核的国际化效应,增加涉海博物馆之间的文物释放量,打造海洋文化体验新概念,形成教育+艺术+科技的新模式,让海洋新城背后的海洋文化艺术成为“行走的魔方”。
读创编辑吴吉
【来源:深圳商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