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

加快建设武汉地铁25号线,推动武汉长江新城区纵

 

众所周知,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企业落户哪里愈加看重人才的意见,而人才对居住生活环境与条件的要求愈加严苛。。被誉为创新之都的深圳,其每个产业园区都有规划建设轨道交通。

2015年,武汉市获批全国创新改革试点地区,黄陂区承担起建设长江新城核心区的重任。轨道交通25号线途径长江新城武湖、三里、大潭、鲁台片区,规划建成区面积85K㎡,人口87万人。其中武湖国际合作和金融服务区以商务金融、总部办公、创新孵化、教育培训、国际文化交流、文化创意、涉外服务为主导功能,塑造城市标志性空间,重点建设新民营经济创新区、长江金融城,规划26.6K㎡,人口35万;

三里基础科研区对标国内外知名科学城,融合教育科研、生产、生活等各种功能,打造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包括武汉科技大学新校区、中科院恒大科技创新园等,规划15.6K㎡,人口22万;大潭科技转化区以行政办公、创新研发、绿色人居等为主导功能,打造国家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预留市级行政中心,规划16.2K㎡,人口20万;鲁台科教融合区以交通枢纽、教学科研、创新孵化、商务配套、居住生活、公共服务等为主导功能,形成高校与创新基地的联动发展,规划15.3K㎡,人口10万(另规划战略预备用地约10K㎡左右,作为国际或者国家级赛事、国际或国家级博览会用地)。

要实现上述规划目标,必须依靠引进大批优质龙头企业和核心关键技术,以产兴城,也就必须打造能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的居住生活环境与条件。产业型升级、创新跨越发展,急需轨道交通为其插上能够腾飞的翅膀,助其一臂之力。

独立成市要有产业和人口的支撑,发展轨道交通也必须要有产业和人口的支撑。虽然当前产业和人口规模暂时不足支撑轨道交通发展,但轨道交通建设纳入规划的建成需要数年的周期,而黄陂的发展日新月异;轨道交通建设反过来又对产业和人口具有巨大的磁吸作用,哪怕只有一个明确、乐观的预期,而新城区本来就承担着新型工业化和人口集聚的功能和使命。特别是象黄陂这样服务产业相对薄弱的新城区,更加需要轨道交通来充分共享长江新区更为完善和发达的服务产业,促进加快独立成市。

一是优先将轨道交通25号线纳入正在修编的《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并全力争取省发改委支持,在市第四轮轨道交通线项目中优先立项轨道交通25号线,率先启动建设。

二是尽快审定明确黄陂区轨道交通规划方案,指导和支持黄陂区尽早确定建设方案,并及时启动项目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将项目修编与可研工作同时推进。

三是支持黄陂区多渠道筹措轨道交通建设资金,采取“交钥匙工程”的方式建设。在土地政策、投融资平台建设和企业债券发行等方面积极向国家、省发展改革委争取大力支持。

四是分期做好轨道交通延伸规划,将黄陂轨道交通辐射至孝南、红安等地区,拓宽武汉城市圈发展空间,夯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