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

成都如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中科院院士专家齐

 

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 实习生 陈禹帆

10月28日上午,科技创新与“十四五”规划院士专家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十余位在川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及“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座谈会由中科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王嘉图主持。

“成都在2020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全球47位”“成都科教资源富集,高校64所排名全国第5,双一流高校8所排名全国第4”“高技术制造业主营收入超过4000亿元” “科创板上市企业已有6家”……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首先介绍了成都的创新资源家底,随后与会专家纷纷“支招”献策。

“首先要做实、做强、做大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表示,科学研究中心应该吸引更多的中科院优质资源向天府新区聚集,助力天府新区成为核心区,在四川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材料是很多工业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中梁认为,成都拥有良好的基础,要继续发展,比如稀土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等;量子技术也有较好基础,可以发展新技术来推动本地新兴行业的发展;生物医学方面,可以联合信息处理、生物医学、机械制造三方面专业人员,联合开发新的医疗仪器;信息安全方面基础也较好,可以推动区块链等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提出,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最初使用的是概率,利用大数据解决问题,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则是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对科技工作者提出的新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则认为化学是产业的基础,包括医药、材料、制造、能源、食品等产业。在他看来,成都应该加大化学化工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企业同时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和高校对接,加强人才培养,为医药、材料、制造、能源等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科院成都分院原分党组书记、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学定认为,下一步成都科学研究的发展除了要抓好现在的规划以外,其优势产业一定要和技术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像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等有实力、有前瞻的领域,一定要加大重视,努力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