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

区域发展研究|遂宁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现状

 

摘要:建设科技馆体系是新时代创新科普机制与渠道、强化相关科普设施、培养科普人才、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遂宁市科普工作逐有成效,科技馆体系雏形初现。在此基础上,遂宁市于2018年全面启动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本文基于遂宁市现代科技馆体系的现状分析,探索影响遂宁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科技馆体系,科普资源,科普人才,科学素质

现代科技馆体系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遂宁市现代科技馆体系是指以市科技馆为核心,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线上科普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通过增强和整合科技馆的科普资源开发、集散、服务能力,带动全市科普工作能力和科普基础设施水平整体提升,服务于全市科学教育、科学传播均等化的公共科普文化服务体系。

一、遂宁市现代科技馆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相关政策先后出台

建设现代科技馆体系是《遂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重要任务。2018年,《遂宁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由市政府办印发实施,明确了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联席会议增加全面指导全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工作的职责,联席会议办公室增加负责全市现代科技馆体系的日常运营和管理职责,市科协作为全市科技馆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全市科技馆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和镇(乡、街道)负责协调场馆建设、经费、宣传等工作,在全市实行市、县(区)、镇(乡、街道)三级联动机制。

(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2018年,市科技馆主体建设有序推进,中国流动科技馆区域化巡展试点落地遂宁;全市新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展教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成乡村(社区、校园)科普e站80个、科技体验馆3个、科普大学32所、科普示范基地10个、科普惠民服务站30个,科普宣传栏300个、职工书屋示范点20余个、职工心灵驿站6个、乡村学校少年宫145个、留守学生之家268个。

(三)科普信息化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以“科普中国”资源为主要内容,“遂宁微科普”微信公众号、“科普e站”为载体的“互联网+”公共科普信息推送体系基本形成;在报纸、网站、户外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四大媒体资源的基础上,图、文、视频相互支撑的三线立体传播体系基本形成。

(四)科普活动覆盖面大幅扩展

“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全国气象日”、“食品药品安全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科普“三进”等群众性科普活动蓬勃开展,仅2018年,相关活动辐射市内人群近130万人次;举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培训班53期,培训党员干部4460人;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市长奖,青创赛、科学营等校园科技教育在校学生参与率达到95%以上,青创赛入围省级以上大赛获奖作品103件;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双扶”工程试点,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余场次,培训群众3.35万人次,发放资料20万余份,培育乡土人才30名;组织城镇劳动者技能竞赛、技能培训、再就业和创业培训5.64万人次,组织社区科普大学培训2.16万人次。

二、遂宁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系核心建设尚未完成

市科技馆作为全市现代科技馆体系的核心,一方面需面向公众直接提供全面、丰富的科普学习、体验、培训服务;另一方面市科技馆也是全市现代科技馆体系的管理平台,统筹协调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和线上科普阵地建设,辐射带动基层科普设施建设。目前,市科技馆场馆建设基本完成,展陈布置进入方案论证阶段,市科技馆机构设置尚未完成,运营管理、考核评价、经费与人员等方面机制尚未明确。

(二)科普资源来源渠道单一

科技馆科普展教资源包括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科普影视资源,涵盖网络科普所使用的图、文、视频、软件等各种资源。目前,全市各项流动科普设施所使用的科普资源主要来自中国科协、省科协的支持,与社会组织、科技企业、重点实验室等机构联系较少,获取资源渠道相对单一。线上科普主要运用已有网络资源,缺少富有遂宁特色的科普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