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

中国空间站建设拉开大幕 国际空间站垂垂老矣

 

(观察者网讯)4月29日11时许,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随着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工作要晚于国际空间站,但中国空间站也具备后发优势,不仅功能毫不逊色于国际空间站,同时还针对国际空间站的经验作出了大量改进,使用多项全新的技术。预计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底完成在轨建造,设计的在轨寿命不小于十年,可通过航天员的维护修理和载荷设备的更换延长在轨时间。

与此同时,目前唯一在轨的国际空间站已经步入“寿命晚期”。尽管美国希望能延长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时间,但随着俄罗斯表现出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意向,其前景将更为艰难。因此外媒对于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表现出高度关注,有外媒还指出,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可能在未来成为唯一在轨空间站。

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图自:澎湃影像

国际空间站“垂垂老矣”

目前唯一在轨的空间站只有国际空间站,这是由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欧洲及日本等国合作建设的,而中国则长期被禁止加入其中。因此中国的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迅速吸引了外媒的关注。

美联社、路透社等外媒第一时间报道了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的消息,将此次发射成功视作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一个重大进展,为中国建造大型永久性空间站规划奠定了基础。

外媒的报道还指出,其他国家很愿意参与中国空间站项目,欧洲国家和联合国预计将在中国建成的空间站上开展实验合作。而美国航天局则先要得到国会的批准才可能接触中国空间站项目。

美联社报道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外媒也很自然地将中国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进行了比较。外媒指出,由于国际空间站预计将在2024年后退役,因此届时中国空间站可能将成为唯一在轨空间站。

而“垂垂老矣”的国际空间站,其未来依然扑朔迷离。CNN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意把国际空间站沿用至2028年以后,为深空任务提供帮助,但这将需要美国与其他潜在用户分摊每年11亿美元的运营成本,无疑为其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家安全事务教授戴维·布巴赫(David Burbach)则认为,商用化可能是国际空间站的一条出路,但理论上来讲不太可能出现买家,这意味着国际空间站最终可能要被放弃,就像当年的和平号空间站一样。

但布巴赫同时指出,政治因素可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空间站的未来,由于未来的太空项目已经很难指望美俄合作,美国也不太可能会在对华太空合作方面“软化”,因此在中国建成自己的空间站后,美国恐怕不会放弃自己“在地球轨道上的永久存在”。

CNN还提到,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并投入运行后,中国将拥有自己的轨道空间实验室,而这是其他国家都不具备的。

而俄罗斯对于太空计划的安排,更是令国际空间站的前景愈发艰难。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已经证实,在国际空间站运行20年后,俄罗斯将退出这个日渐老化的在轨科研站。

中国空间站预计今明两年完成建造

随着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空间站建造,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接受@央视新闻 采访时介绍,我国空间站建造分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建造两个阶段实施,预计今明两年全部完成。

天和核心舱舱体(视频截图,下同)

这两个阶段各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其中的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第一次任务,就是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已于去年圆满成功。今年,还要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5次飞行任务。其中就包括此次天和核心舱的发射,以及未来将分别实施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发射。

今年9月和10月,我国还将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其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将有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今后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时间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