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要弥补五个短板

 

文 | 王婧 马庆斌

2021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顶层设计,该《规划纲要》为2035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描绘出了清晰蓝图。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突破口,经济要实现健康、平稳、高效发展,与高质量的交通网络建设密不可分。

目前,我国交通网络建设仍存在不少短板,包括创新力与产业化不足、畅通性和兼容性不足、绿色化水平偏低、国际话语权不强,以及不平衡不充分等。

《计划纲要》针对上述短板提出了一系列目标规划。

创新力与产业化不足

根据《规划纲要》,2035年,我国要使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达到90%,基本实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基础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的目标。

我国虽然在5G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在交通网络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等方面的发展不容乐观。举一个例子,比如我国在射频识别、传感器等关键技术上无主导权,研发能力不足,使得国内70%以上的智能交通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据。

推动交通网络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各种运输方式一体的交通网络空间,是增强交通网络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由于我们对新技术产业化运营的能力不足,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方面仍较落后。

因此,建议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在自动驾驶技术、高性能载运装备等方面争取突破,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网络。加快推动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推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交通网络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让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转型、智能升级,在技术与产业融合中引领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迈上新台阶。

畅通性和兼容性不足

第二个突出的短板表现在,交通网络畅通性和兼容性不足。目前,制约我国综合运输效率提高的关键问题是交通网络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协调不足,导运标准化问题难以兼容。

比如在客运方面,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尚未能充分实现运力衔接和组织协同,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中,不同方式的客运枢纽统筹不足,使得一体化衔接程度偏低,与我国2035年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达到90%以上、重点区域多路径连接比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而在货运方面,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衔接协调不畅,结构不平衡、不合理问题突出,造成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如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GDP的比率为14.7%,欧美等发达国家则为10%以下。

在信息运用方面,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壁垒仍然较严重。同时,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仍是短板,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畅问题日渐凸显,城市群和都市圈等重点城镇地区综合交通发展仍存在协同发展的行业壁垒和机制体制障碍等。

未来,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发展动力机制应不再是单纯满足运输,而是更加强调运输方式间、不同区域间、客运货运间、设施服务间、平时与急时等,统筹协调发展,从而提供有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输服务,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和产业组织模式创新。

绿色化水平偏低

《规划纲要》提出,2035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比例要达到95%的发展目标。

从我国交通网络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仍存在能耗高、污染重,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占比较低,绿色低碳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

同时,我国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偏低,除香港的公共交通分担率高达90%外,北京和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仅为50%左右,远低于新加坡(63%)和日本东京(86%)。

交通污染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据统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东部人口密集区,交通运输移动源对细颗粒物浓度的贡献率达到10%-50%。另外,我国交通运输还存在发展模式粗放,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较低,运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推行“交通节能”、“低碳交通”和“绿色交通体系”。

随着环境和资源约束力日益严峻,大量投入、大量排放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无以为继。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和运输服务体系,使绿色成为交通强国建设的基本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