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问“冀”」北京冬奥会智慧场馆建设应用
无论北京还是张家口赛区,绿色节能可持续都是冰上场馆新建和改造的核心主题,让我们一起近距离了解在智慧场馆建设方面蕴藏了哪些黑科技。
图为国家速滑馆。凯盛科技集团供图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冰丝带”建设应用基于BIM的智慧建造技术,使主体结构工期节省了2个月时间、减少使用钢材2800吨。通过建立数字孪生和智能化集成管理平台,集成45个子系统,将场馆的设备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数据更新速度由秒级提升至毫秒级,对场馆设施实现3D可视化分级信息浏览,实现场馆运行数据采集、趋势研判、提前预警和分析决策的综合智慧管理。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项目建设中,碲化镉发电玻璃分别应用于国家速滑馆和张家口冬奥会场馆BIPV建筑一体化项目,以及赤城奥运走廊项目。在绿色办奥的目标下,发电玻璃的应用既满足了功能性要求,同时还兼具经济性和艺术性。以赤城奥运走廊项目为例,经过对比论证,赤城奥运走廊总容量为12MW,是亚洲第一大碲化镉发电玻璃电站。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供图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以下简称“水立方”)将变身为“冰立方”,成为冬奥冰壶和轮椅冰壶项目竞赛场馆。在打造可持续赛后利用场景方面,“水立方”通过“水冰转换”可拆卸结构,可实现冬季、夏季两个使用场景的转换。
在北京冬奥场馆规划建设工作中,无论建设新场馆还是改造老场馆,既从自身特点出发,又结合发展的理念,考虑到赛后运营,最大限度利用既有场馆和设施,并融入5G、大数据等新一代科技,把近期和远期、现状和新建结合考虑,体现出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记者马南整理)
【来源:河北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举报/反馈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