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

七台河市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培厚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沃土”

科技成果转化任重道远。未来,市科技局将按照“谋划一批、征集一批、对接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工作思路,以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联通供给端与需求端,破解“最后一公里”瓶颈,用科技力量助力七台河市高质量发展。(记者 袁晓玲)

市科技局在以奖“引”果的基础上,注重引导企业以创“结”果。更新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发挥省高企培育专项资金的激励作用,鼓励和指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逐步做大做强。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分段补助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宝泰隆、联顺制药、紫顶光合、晟斯凯特等企业牵头承担各类科技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和联合攻关。帮助宝泰隆公司争取在氢气提纯制取、氢燃料电池制备,紫顶光合在碳吸收合成汽油等关键技术研究上实现突破。

两年来,市科技局共梳理省内外高校院所重点科技成果500余项、七台河市自主研发科技成果14项,其中,七台河市自主研发的8个科技成果录入黑龙江省科技成果库。在市营商局的支持下,173项科技成果在市民中心电子屏幕滚动展示,持续扩大科技成果宣传覆盖面,方便办事企业及时了解科研技术,实现精准对接,营造创新创造浓厚氛围。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既注重“谋新”,更注重“改旧”。针对七台河市煤矿开采技术落后问题,市科技局既与规模大的七煤集团对接,了解其改造升级方向,又与规模小的煤矿对接,了解其安全薄弱点,针对各自需求,联系科研院所,寻找科学安全高效的煤矿开采技术,特别是薄煤层开采技术。加快投入应用速度,最大限度化解存量、遏制增量,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以此为切入点,摸清七台河市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需求和相关产业前沿发展方向,加快科研院所、高校与七台河市产业项目精准对接,特别是与七台河市建立合作的高校院所,建立科技成果协同创新机制,对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推动地方传统产业“嫁接式”创新,实现传统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为支持、鼓励、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市科技局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经验和激励政策,深入企业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先后出台了《七台河市科研担保资金管理办法》《七台河市产业扶持资金实施暂行办法》《七台河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鲜明提出“重奖科技成果”的发展思路,对引进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照研发投入的20%给予经费支持,最高奖励可达100万元。

市科技局坚持平台建设与科技服务并重,以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开展技术合同专场培训会1次,培训专业技术经纪人50多人,利用市场化手段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服务。2021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3项,技术合同交易额1亿元,较去年增长13.07%,成交额占七台河市GDP比重达0.43%,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153.85%,高于全省111.34%的目标完成率。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列全省第一名、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煤炭类城市第一名。全省13个地市仅有4个城市的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工作应用信息化系统,七台河市是其中之一。

深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富矿”

市科技局鼓励高校院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研发,以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学院、黑龙江水利科学院、黑龙江能源环境研究院等为重点,成功转化落地科技成果3项——黑龙江省勃农兴达机械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的农业北斗智能播种监控系统项目、黑龙江红兴隆农垦北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煅烧优质高岭土及生产陶瓷项目等。校企联合办学1项——宝泰隆公司与东北石油大学共同建立产业学院。市科技局每年举办1次科技成果专场对接活动,重点围绕煤炭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行业领域,吸引研发团队、众创机构和域外企业来七台河市对接洽谈,将优质科技成果展览展示与对接洽谈充分结合,实现存量绿色化、增量高端化、科技生态化。

七台河市科技局以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确定“补短板、建机制、搭平台、促转化”总体思路,统筹推进“抓基础建机制、抓对接促转化”两条主线,积极构建“全社会参与、全链条贯通、全要素组合”新格局,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七台河样板”。

上一篇:科技创新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