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

论李先念家风对当下家风建设的启迪意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传承下来的体现家庭或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品格。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我们这样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形态下,家风既影响家庭或家族成员的成人成才,处世方式,也影响世风的清浊贪廉,好坏善恶。古人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历代关于家风家训方面的篇章,从周公的《诫伯禽书》,到诸葛亮的《诫子书》,再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包拯的《包氏家训》,无代无之,不胜枚举。他们对各自家庭或家族的风气的养成产生过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家风建设。他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2016年开始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也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2]

原国家主席李先念诞辰105周年之际,纸媒和网媒对李先念的家风进行过相当多的报道。记者设法采访他的几位子女,追忆他对子女方面的教育及对子女的影响,但文章多限于新闻报道,平面宣传,缺乏理论研究;虽有个别文章做过学理性的探讨,认为李先念的家风需要作制度性转化,[3]但仅此而已,没有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发掘。本文拾遗补阙,将从李先念家风的特质、李先念与李先念家风等方面入手,探讨李先念家风的时代启迪意义,以期对当下家风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一、李先念家风的特质

李先念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长期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任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他有三女一子,四个孩子:长女李劲,系与前妻所生;次女李紫阳,儿子李平,三女李小林,系夫人林佳楣所生。在这个家庭里,李先念以其言传身教和垂范引领,带出了良好家风,其典范作用“已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4]。那么,李先念的家风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特质呢?

(一)低调做人 在传统观念中,李家是“得道”之家,子女亲属虽不能说在这棵大树下能得到多少“荫庇”,起码是可以像普通人家子弟一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地工作生活的。然而,让人大为感叹的是,李家子女亲属不事张扬,都很朴素内敛,“低调做人,埋头做事”,成了他们长期养成的处事风格。

李劲长期在外地工作,不管到什么单位,她都隐姓埋名,从不向任何人谈及自己的家庭背景。李紫阳也说:“姐姐在广州总医院工作,她很低调,谁都不知道她跟我们有关系。”[5]王全国是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的部下,八九十年代曾任广东省委书记、副省长、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回忆李先念说:“80年代中期,我有次去看他,临走时他要我看看他在广州陆军总医院工作的大女儿爽爽(李劲小名)。我受命后,回到广州派人到陆军总医院打听,医院负责人竟然不知道有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儿在他医院工作。以后经过熟人打听,才在陆军总医院找到当医生的爽爽。”[6]

李紫阳也当了一辈子的医生,后来担任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她为人低调,有记者为采访她,事先在“百度”上查询她的信息,结果除2004年有一条参加湖北省纪念李先念诞辰95周年活动的消息外,别无其他报道。她的一生,几乎不为外界所知。她去世时,同志们对她的评价是:“襟怀广阔,谦虚谨慎,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她是我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子女的典范。”[7]

李平16岁参军,1977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基层部队工作,最后一步一个脚印,升至某军区副参谋长,少将军衔。他极少和媒体打交道,是2004年,财政部组织拍摄十集文献电视专题片《百年先念》时接受采访,才首次在电视上露面。他说:“我这个人比较传统保守,一直很反感那种夸父、夸官、夸自己的行为,这一点恰恰是我和父亲在一起屈指可数的日子里,他留给我的。”[8]李平的话,道出的是他们姊妹的共同心声。

(二)自立自强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由于生活条件、社会关系优于其他同龄人,不少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子女,往往挟势而宠,恃宠而骄,不专于学,不精于业,最终或一无所长,一无所成;或毁弃一生,成了现实版的“高衙内”。李先念身居高位,对此现象不能没见过,因而他给孩子们树立的是独立奋斗、自立自强的信念。

上一篇:道家无为概念的近代转化
下一篇:没有了